當地時間9月2日,美股三大股指在9月首個交易日集體收跌。投資者消化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最新進展,以及制造業(yè)持續(xù)疲軟的經濟數據。
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下跌249.07點,報45295.81點,跌幅0.55%;標普500指數下跌44.72點,報6415.54點,跌幅0.69%;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175.92點,報21279.63點,跌0.82%。
大型科技股多數走弱,英偉達收跌1.95%,盤中跌破50日均線,技術面轉弱。金斯維合伙公司首席技術分析師巴夫·多米爾(Buff Dormeier) 評論稱,這一關鍵技術位的失守“顯示短期上漲動能正在消散”,并警惕未來可能出現更多技術面壓力。
亞馬遜跌1.60%,特斯拉跌1.35%,蘋果跌1.04%,谷歌、Meta、微軟至多跌 0.73%。
板塊表現方面,房地產板塊跌幅居前,標普 500 地產板塊指數下跌 1.7%,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7月中旬以來高點,一度觸及4.999%。
熱門中概股表現分化,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上漲0.52%。理想汽車漲超4%,蔚來漲超3%.、阿里巴巴漲逾2%,有道跌超5%,嗶哩嗶哩跌超3%。
此前,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此前大范圍征收的部分進口關稅違法,但暫允許這些關稅繼續(xù)實施至10月14日,特朗普方面表示將提請最高法院對該案作出最終裁決。相關判決在節(jié)后首個交易日被市場廣泛關注,不少機構重新審視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對企業(yè)經營與通脹的影響。
咨詢機構Wealthspire Advisors高級副總裁奧利弗·珀施(Oliver Pursche)表示:“問題在于,這是否意味著特朗普政府既失去了關稅收益,又在地緣層面疏遠了貿易伙伴?”他同時強調,考慮到季節(jié)性因素,“當前階段的下行或許更具結構性波動特征,而非趨勢性崩潰”。
經濟數據方面,美國8月ISM制造業(yè)指數錄得48.7,連續(xù)第六個月處于收縮區(qū)間。其中產出指標大幅回落至 47.8,訂單雖回升至榮枯線以上,但就業(yè)與價格分項仍顯疲弱。市場正關注本周五將公布的非農就業(yè)數據,以進一步評估勞動力市場是否持續(xù)降溫。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聯儲觀察(FedWatch)工具顯示,市場目前預計美聯儲在9月政策會議中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高達92%。
個股方面,百事可樂股價上漲1.1%,激進投資機構 Elliott Management 披露持有價值40億美元股份并提出積極股東行動,市場普遍解讀為可能推動公司優(yōu)化治理與資本配置。
卡夫亨氏(Kraft Heinz)股價大跌7%,該公司宣布計劃拆分為兩家公司,分別專注于食品雜貨與醬料產品。
大宗商品方面,油價延續(xù)反彈勢頭。WTI原油期貨價格上漲 2.47%,收報65.59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45%,至69.14美元/桶。
黃金期貨價格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收漲 2.16%,至3592.2美元/盎司,交易員認為地緣政治與政策不確定性推升避險需求。